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学校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台MPP术后CCM植入手术

发布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5-30

5月24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王洪巨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台MPP术后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为心衰患者带来“心”希望。

患者是一名76岁的男性,2011年1月因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单腔起搏器,此后一直在一附院接受治疗。2013年12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2019年3月,因反复出现胸闷、气喘等心力衰竭症状再次入院治疗,接受MPP再同步化治疗,出院后结合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然而,就在2021年下半年,患者再次因反复心力衰竭住院,严重影响生活。

经过诊断,该患者经MPP和药物优化治疗后EF值40%,QRS宽度仅为108ms。在应用左西孟旦后,症状有所改善。

在王洪巨教授的指导下,经过术前缜密的准备,张先林、汤阳、张恒3位医师在邵素云护师配合下为患者进行手术。按原定的计划,手术过程经过电极植入、位置确认、参数测试、参数设定、电极固定缝合等步骤,历时2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最关键的问题是两根主动电极的位置。通过DSA观察到原单腔起搏器右室起搏导线和MPP右室除颤导线位置较低,因此决定将CCM两根导线放置在中位室间隔。术后心超检查,患者的EF值从40%提高到48%,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未来可通过体外充电器,长期持续为患者提供治疗。

王洪巨教授在术后表示:国内的大部分窄QRS波的慢性心衰患者在接受了药物疗法后,依然缺少可以改善症状的器械疗法,而CCM正好可以填补当前的器械疗法空缺。该患者心衰存在失同步因素,已通过MPP充分纠正,还存在其他导致心衰因素,所以纠正失同步后,心功能获一定程度好转后,心衰仍继续进展。对于规范药物治疗后、窄QRS波患者,或者CRT无效的患者,CCM发送的是非兴奋性电信号—绝对不应期时发送,即感知心肌激动后30ms内发送,时长大约 20 ms,对心率无影响,不具有起搏作用,而是通过改善每个细胞的收缩力来改善心室总体射血能力。本次植入的 CCM ,通过个性化设置患者的心房感知及严格的计时周期,在心律失常时抑制 CCM 工作 ,即仅在心室收缩的绝对不应期发放信号从而避免和MPP之前信号的互相干扰。根据国外研究,CCM在经过最佳药物治疗并且植入CRT后无应答的中度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状态。如果患者对左西孟旦反应良好(比如超声发现EF增加了5%),那么该患者植入CCM的预期受益也会很好。建议在患者心肌严重恶化前,就植入CCM,以便改善患者心肌的生理状态和心功能。国外的临床试验数据已经证实,对于EF在25%-45%的患者可以获益,对于35%以上的患者,CCM的获益更大。CCM是目前最新的器械疗法,可以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衰住院率,为更多的心衰患者带来获益。

(一附院心血管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