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部门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机器人辅助下的精准治疗,蚌医二附院神经外科手术步入“智能化时代”

发布者:张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1-26

手术麻醉苏醒后,殷大爷彻夜难忍的疼痛感立刻消失了,脸上的手术创伤只有针眼大小,终于可以舒心地吃饭、说话了……

三叉神经是人体十二对脑神经其中的一对,也是混合性脑神经,既有管理感觉的纤维,也有管理咀嚼肌运动(张口+咀嚼)的纤维成分,所以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人们会感觉脸部、牙齿、头部等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而这种疼痛困扰了耄耋之年的殷大爷整整三年。起初,殷大爷通过服用药物还能控制疼痛,但是今年开始,服药后出现眩晕、嗜睡等并发症,且因疼痛已无法讲话、进食,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殷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陈旧性脑梗死等疾病,再加之年岁过大,无法进行开颅手术,曲折的求医之路,也一次次地浇灭了他和家人们的希望。

经人介绍,殷大爷来到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束汉生主任亲切接待了他,通过耐心地询问、仔细地检查之后,殷大爷被诊断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之后由束汉生主任、王大巍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细致地病案研讨,最终决定采用一个风险较小且不用开颅的手术方案——“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

不用开颅就能治疗三叉神经痛,尽管术前已经向家属详细说明了诊疗方案,殷大爷和家人们还是觉得不可思议。1月17日,束汉生主任、王大巍博士在程哲医师的辅助下,利用手术机器人通过融合术前的颅脑CT影像,精准定位穿刺点并规划出进针路径,在C臂机透视下确认穿刺针已经进入三叉神经的半月节内,经穿刺鞘置入球囊导管并向微球囊内注入一定压力的造影剂,压迫3分钟后手术结束,整个手术过程不足半小时。

据束主任介绍,手术机器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路径和靶点“一步到位”,具有精准定位、能可视化血管、能进行高灵敏度的自动化操作等特点,避免了重要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目前,机器人辅助下的神经外科手术包括:活组织检查、电极植入、电极毁损、立体定向抽吸、神经导航、放疗等。近年来,蚌医二附院神经外科不断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治疗理念,向着传统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持续迈进,让区域内的广大脑病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周飞/审  张乐/文  佚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