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管理
应急预案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4-05-18     发布人:科研中心

第一章 总 则

为加强科研中心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全力确保实验室安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第一条 指导思想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对因实验室而引发的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确保实验室在发生事故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科研楼内各实验室和科研仪器中心实验室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用电事故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

第三条 职责分工

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逐级管理,分工到人。科研中心主任为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科研中心大楼内各专业实验室要由专门安全负责人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和科研中心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第二章 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及有关准备工作

    科研中心工作人员和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为应急救援工作的相关人员,并成立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第四条 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人员应掌握学院应对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保卫部门和后勤部门的值班电话及有关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同时将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成员的名单及联系电话报学院应对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上报和保持通讯联系。

第五条 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备完善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设施及个体防护装备,保证各有关人员能熟练掌握使用。

第六条 实验室及实验楼通道应配备有应急灯及安全疏散标志,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疏散人员。电源总开关应有明显的标志,并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能了解具体安装地点,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第七条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及实验员应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种类,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种类熟练掌握具体的处置方案。

第八条 应在实验室及相关地方的明显位置上悬挂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及处置方法,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实验者都能清楚了解,以便实验室有关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各负其责,及时、有序、有效地进行妥善处置。

第九条 各专业实验室应详细统计本实验室的药品存储情况(尤其易燃易爆和有毒药品),并在科研中心备案,以备事故救援时参考。各实验室新购置药品后,应到科研中心及时更新备案。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实施

第十条 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及时通知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在第一时间向学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紧急处置工作。如果事态严重,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同时上报学院总值班、保卫处和后勤值班电话,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必要疏散现场人员的,应及时疏散现场人员至安全地点;造成人员伤害的,应迅速抢救伤员。事态稳定后,应及时保护现场。紧急疏散时,应急处置人员要稳定现场人员情绪,合理有序引导人员撤离,尽力防止在撤离中发生拥挤踩踏、摔伤、行为失控等。

第十一条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小,应迅速组织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现场有易爆物品存在,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同时向119和学院保卫部门报告。有条件切断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展。具体的现场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火灾事故时,发现人员要及时、迅速向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向地方公安消防部门(119)电话报警,并立即切断或通知相关部门切断电源。报警时,讲明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详细情况。

2.应急处置工作组接报后,应立即通知医疗、安全保卫及安全消防员等人员一起赶赴火场展开工作。

3.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疏散人员,并且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扑救A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对于可燃气体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扑救C类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扑救D类火灾: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

5.烧伤急救处理

1)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3)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第十二条 药品中毒、药品伤害及其他伤害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药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应对受害人进行医学处理(如发生入口中毒,应根据毒物种类采取适当处理方法,酸碱类腐蚀物品先大量饮水,再服用牛奶或蛋清,其他毒物先行催吐后再灌入牛奶,然后送医院救治),并将受害人员及时送至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向医生说明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必要时,应及时疏散现场人员,并保护现场。

2.药品伤害事件应急处置。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在身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相应地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并及时向指导老师和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应急处置工作组视情况的轻重将其送往医院就医。

3.刺伤、切割伤或擦伤事故应急处置。受伤人员应当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送医院进行医学处理,并向医生说明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第十三条 毒气泄露及毒液溢出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毒气泄露事件应急处置。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同时切断电源,防止泄露气体中有可燃性气体而发生火灾事故。有条件的,应利用个体防护装备(防化服、防毒面具等)将泄露源封闭,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处理。事态较严重的,或泄露源不能有效控制的,应急处置工作组应迅速报请学院应急领导小组或报警,同时将现场附近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当大量氯气或氨气泄漏,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撤离现场。受氯气轻微中毒后者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中毒较重者应吸氧;严重者如已昏迷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并拔打120急救

2.毒液溢出事件应急处置。当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时,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然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

3. 液氮容器翻倒或破损、干冰泄露时,应打开门窗通风并及时通知和疏散实验室人员,以防止发生缺氧窒息。

第十四条 爆炸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应迅速引导疏散现场人员并保护好现场,同时应急处置工作组向学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和报警。如造成人员伤害的,应迅速抢救伤员并送医院治疗。如爆炸导致火灾的,应同时启动本案第十条的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五条 用电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应迅速切断电源,如造成人员伤害的,应迅速抢救伤员,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护现场;如伤员因触电而发生窒息,专业抢救人员又尚未到达时,应及时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复苏后及时将伤员送至附近医院抢救。具体的触电现场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a.切断电源开关;

b.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c.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第十六条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1. 临震应急反应

a. 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报后,科研中心应急工作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发布有关通知、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科研中心抗震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b. 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实验室进行全面排查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

c.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管理,加强对药品室、动物房、存放菌种毒株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d. 加强科研楼内的宣传教育,做好楼内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e. 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类情况,全力维护好正常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

2. 震后应急处置程序

a. 无论是否有预、警报,在本地区范围或临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应立即启动预案。

b. 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抢险救灾。

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科研大楼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有序撤离。

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 (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他灾害。

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加强对重要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

c. 积极协助学院做好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稳定。

d. 迅速了解和掌握学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到有关部门。

第四章 事故现场的恢复及事故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 对于需要保护现场的安全事故现场,在事实尚未弄清楚之前,事故现场由学院保卫部门负责保护,科研中心必须积极配合,直至解除保护状态。事故现场保护状态的解除,由学院领导决定。

第十八条 处于保护状态的事故现场,必须停止使用,与调查事故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有关人员要进入事故现场,须经学院相关部门许可。

第十九条 对于轻微的安全事故,无需报公安机关侦查的,由学院保卫部门负责调查,并向学院领导报告;对于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向学院保卫部门报告,并由保卫部门向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对于安全事故恢复到正常状态,由学院保卫部门决定事故现场是否恢复使用。对事故调查的结论,由学院保卫部门负责组织材料向学院报告,如有需要还应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实施,要根据本实验室危险品、特种设备种类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凡在事故救援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将追究其责任。